对于新车车主而言,车险是保障用车安全的重要防线,而“车损险”作为车险中的“核心险种”,直接关系到车辆发生事故或意外受损时的经济补偿。新车险车损险包括哪些内容?2020车险改革后,车损险的保障范围大幅扩展,不仅覆盖了车辆本身损失,还新增了多项附加险保障,本文将详细解读新车险车损险的具体保障内容,帮助车主清晰了解权益,为爱车选择全面防护。
车损险的核心保障:车辆自身损失
车损险的基础保障,是因保险责任事故造成被保险机动车的直接损失,车主可按合同约定获得赔偿,具体包括以下场景:
-
碰撞、倾覆、坠落
最常见的保障场景,如车辆发生碰撞(刮蹭、追尾等)、侧翻、从高处坠落(如驶入路基、坠落台阶等)导致的车辆车身、零部件损坏,维修费用可在保额内由保险公司赔付。 -
火灾、爆炸
因车辆自身线路老化、零部件故障,或外界原因(如自然灾害、第三方纵火)引发的火灾、爆炸导致的车辆损失,车损险将承担赔偿责任。 -
外界物体坠落、倒塌
如车辆停放时被高空坠物(花盆、广告牌等)砸中,或遭遇建筑物、树木倒塌导致的损毁,均在保障范围内。 -
雷击、暴风、暴雨、洪水、冰雹、地陷、崖崩、滑坡、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
这是车损险对极端天气的保障,例如车辆被暴雨浸泡导致发动机进水、冰雹砸坏车身、洪水冲走车辆等,只要符合自然灾害定义,损失均可理赔。 -
载运被保险机动车的渡船遭受自然灾害(只限于驾驶人随船的情形)
特殊场景保障:车辆通过渡船运输时,若渡船因自然灾害(如风浪、洪水)导致车辆受损,且驾驶人当时在船上,车损险同样适用。
车险改革后车损险的“升级保障”:新增附加险内容
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中,车损险的保障范围进行了“扩容”,将此前需要单独投保的多个附加险(如全车盗抢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险、发动机涉水险、不计免赔险等)直接纳入车损险责任,无需额外购买,保障更全面,具体新增内容包括:
-
全车盗抢险
保障车辆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满60天未追回的损失,需要注意的是,仅车上零部件或附属设备被盗(如轮胎、后视镜)不在保障范围内,但若因全车盗抢导致车辆零部件损坏(如锁被撬坏),维修费用可一并赔付。 -
玻璃单独破碎险
车辆挡风玻璃、车窗玻璃(不含天窗)单独破碎时,保险公司负责更换或维修,无论玻璃是自然老化裂痕,还是被石子崩裂,均可理赔,且无免赔额。 -
自燃险
因车辆自身电器、线路、油路、供油系统、供气系统发生故障,或运载货物自身原因起火燃烧造成车辆损失,车损险将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夏季高温导致发动机舱自燃、线路老化引发火灾等,均在保障范围内。 -
发动机涉水险
车辆行驶时通过积水路段(水深超过排气管或半个车轮),导致发动机进水造成的损失,车损险可赔付,特别提醒:涉水后切勿二次启动车辆,否则可能导致发动机扩大损失,保险公司可能拒赔。 -
不计免赔险(车损险主险自带)
改革后,车损险主险已包含“不计免赔”责任,即对于事故中本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额(如责任比例免赔、绝对免赔额等),保险公司将全额赔付,进一步降低车主的损失。 -
新增外部电网故障、自然灾害(地震除外)导致的车辆损失
外部电网故障(如电线杆倒塌、线路短路)导致的车辆损失,以及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造成的车辆损毁,也纳入了车损险保障范围(注:地震需通过“附加机动车地震险”单独投保,主险不保)。
车损险的赔偿规则:这些细节需注意
- 赔偿依据:根据车辆实际损失,以修复车辆到基本恢复状态所需的费用为准,但不超过保险金额(新车险金额通常为车辆购置价)。
- 绝对免赔率:若车主在事故中负有责任,车损险会实行5%-15%的绝对免赔率(具体比例以保险合同为准),但改革后“不计免赔”已包含在内,故一般情况下无需自行承担免赔额。
- 免赔情形:以下情况车损险不赔:
- 驾驶人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被药物麻醉后使用车辆;
- 车辆用于竞赛、测试、营业性维修期间;
- 故意制造事故或谎称发生事故;
- 车辆自然磨损、朽蚀、故障、轮胎单独损坏等。
新车车主如何配置车损险?
新车车损险的保费与车辆购置价、车型、使用性质、保额等因素相关,建议车主:
- 优先投保车损险:新车价值较高,一旦维修费用高昂,车损险可有效转移风险;
- 搭配“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车损险保自身,三者险(建议保额200万以上)保第三方,两者搭配构成基础保障;
- 了解附加险需求:若常在多雨城市,可关注“发动机涉水险”(已包含在车损险内);若担心零部件被盗,车损险已覆盖全车盗抢,无需额外投保。
新车险车损险通过“主险+附加险”的整合,为车辆提供了从碰撞、自然灾害到盗抢、自燃等全方位的保障,是新车车主不可或缺的“安心险”,投保前,建议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明确保障范围与免责条款,结合自身用车环境合理配置,让爱车出行更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