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买啥险好?”这大概是每位车主在续保或新车投保时都会纠结的问题,面对车险改革后的“险种合并”和“条款调整”,再加上保险公司业务员的热情推荐,很多人常常一头雾水:哪些险种是必须买的?哪些可以按需选择?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拆解,帮你花最少的钱,配最全的保障!
先搞懂车险的“两大阵营”:交强险 vs. 商业险
要选对车险,先得明白车险的构成,目前车险主要分为交强险和商业险两大类,二者性质完全不同,缺一不可。
交强险(法定强制,必须买)
交强险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国家强制规定购买的险种,它的核心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额”,主要赔偿第三方(即除了被保险人和本车人员以外的受害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 保额:全国统一,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若全责,三者财产损失最多赔2000元;若主责,赔1900元;同责赔1800元;次责赔1700元)。
- 注意:交强险的保额较低,尤其是财产损失和医疗费用,一旦发生较大事故,远远不够覆盖赔偿,比如撞坏一辆豪车,维修费可能就几万甚至几十万,交强险只能赔2000元,剩下的都需要自己掏腰包。交强险只是“基础保障”,不能替代商业险。
商业险(自愿购买,按需搭配)
商业险是车主自愿购买的险种,险种灵活,保额可调,是交强险的重要补充,2020年车险改革后,商业险简化为“主险+附加险”结构,其中主险是核心,附加险需在投保主险后才能添加。
主险包括:
- 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
- 车辆损失险(车损险)
- 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
- 全车盗抢险(已并入车损险,改革后无需单独购买)
附加险(常见):
- 医疗费用补偿险(附加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
- 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简称“修车补贴”)
- 不计免赔率险(改革后已默认包含在车损险和三者险中,无需单独购买)
- 自燃损失险、发动机涉水险(已并入车损险,改革后无需单独购买)
- 玻璃单独破碎险、车身划痕险(需单独购买,但车损险改革后已包含部分场景)
商业险怎么买?按“需求+预算”分3档搭配
商业险的购买没有“标准答案”,需要结合你的用车场景、车辆价值、驾驶习惯和预算来选择,下面给大家推荐3种常见的搭配方案,覆盖90%以上的车主需求。
▍方案一:基础型(适合预算有限、驾驶技术好的老司机)
必买险种:交强险 + 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
- 交强险:法定必须,不买不能上路。
- 三者险:商业险中的“灵魂险种”!主要赔偿第三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交强险的“保额放大器”。
- 建议保额: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建议300万起步;二三线城市200万起步;小城市或乡镇100万也够用(但近年来豪车普及,建议至少200万,避免“撞不起”的尴尬)。
可选险种:无
- 适合人群:车辆价值较低(如5万以下的代步车)、驾驶经验丰富、平时主要在市区行驶、很少跑高速或偏远地区。
▍方案二:推荐型(适合90%车主,性价比最高)
必买险种:交强险 + 第三者责任险(200万-300万) + 车辆损失险(车损险)
-
车损险:改革后“含金量”最高的险种!以前车损险只赔自己车辆的碰撞、倾覆等损失,改革后捆绑了多个附加险,包括:
- 全车盗抢险(车辆被盗或被抢,最高按折旧后价赔)
- 玻璃单独破碎险(车窗、挡风玻璃单独破碎,可换原厂或国产玻璃,按需选择)
- 自燃损失险(车辆因电路、油路等问题自燃,可赔维修费)
- 发动机涉水险(车辆涉水后发动机进水,可赔维修费,但二次启动不赔)
- 不计免赔率险(原本需单独购买,改革后默认包含,事故后100%赔付,无免赔)
- 不计免赔率险(改革后已默认包含在车损险和三者险中,无需单独购买)
- 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车辆维修期间,每天补贴100-200元,最多补贴90天)
- 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改革后已包含在车损险中,无需单独购买)
-
建议保额:车损险保额按车辆实际价值(裸车价-折旧)确定,比如新车20万,就按20万买。
可选险种: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若车损险未覆盖或需更高保额)
- 座位险:赔偿本车司机和乘客的人身伤亡(医疗费、伤残、死亡),改革后车损险已包含“车上人员责任险”,但保额较低(通常每座1万-5万),如果经常载家人或朋友,建议单独购买,按“每座50万-100万”保额搭配,保费也不贵(全车约100-200元/年)。
适合人群:新手司机、车辆价值10万以上、经常跑高速/长途、担心车辆受损或撞到人/物。
▍方案三:全面型(适合新车、豪华车、追求极致保障的车主)
必买险种:交强险 + 第三者责任险(300万) + 车损险(按新车价投保)
附加险种:
- 附加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强烈推荐! 三者险只赔“医保内”医疗费用,如果第三方伤者用了进口药、自费项目,这部分费用不赔,附加此险后,三者险可覆盖“医保外”费用,保额与三者险一致(如三者300万,此险也300万),保费约50-100元/年。
- 附加车身划痕险:新车或在意车辆外观的车主必买!赔偿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划痕(如被钥匙划、停车场被剐蹭),保额2000-2万元不等,保费约200-500元/年。
- 附加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车辆维修期间,每天补贴100-300元(按保额选择),最多补贴90天,适合用车频繁、不能耽误的车主。
适合人群:新车(尤其是30万以上的豪华车)、新手司机、经常载人载物、对车辆外观和维修费用敏感。
这些“坑”要避开!车险购买常见误区
-
只买交强险,不买商业险
交强险保额太低,撞到人/物,赔偿金可能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尤其是现在豪车遍地,修个保险杠就几万,更别说撞伤人可能涉及几十万医疗费。 -
三者险保额买太低(如50万)
一线城市人身伤亡赔偿标准已达100万以上,50万三者险根本不够用,建议至少200万起步,一线城市300万更稳妥。 -
以为“全险=什么都赔”
商业险中的“全险”只是指“买了常见主险+附加险”,但不包含所有风险(如地震、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且附加险需单独购买,如“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需额外勾选。 -
只买“三者险”,不买车损险
如果你的车价值较高(如10万以上),车损险是“刚需”,比如小剐蹭、自燃、涉水等,修车费可能几千上万,车损险能帮你覆盖;若不买车损险,这些费用都得自己掏。 -
盲目追求“大公司”,忽略性价比
央企(如人保)、股份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