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包括强盗险吗?一文读懂车辆盗抢险的那些事儿

31spcar 车险须知 4

“车险包括强盗险吗?”这是很多车主在投保时都会问的问题,机动车保险中并没有一个单独名为“强盗险”的险种,但与车辆被盗、被抢直接相关的保障,主要通过“全车盗抢险”(现在车险改革后称为“机动车全车盗抢损失险”)来实现,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个险种,以及它和其他车险的关系。

车险里的“全车盗抢险”:保障车辆被盗抢的核心

车险改革后,原来的“全车盗抢险”被纳入车险主险条款,成为“机动车全车盗抢损失险”(简称“盗抢险”),它是专门保障车辆全车被盗窃、被抢劫、被抢夺的险种,如果发生以下情况,保险公司会按合同约定赔偿:

  1. 整车被盗抢:车辆整体(含零部件、附属设备)被他人秘密窃取(盗窃)或使用暴力、胁迫手段抢走(抢劫、抢夺),且60天内未找回。
  2. 抢救过程中损坏:车辆被盗抢后,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如碰撞、倾覆)造成车辆受损,保险公司也负责赔偿。

需要注意的是:盗抢险只保障“整车”损失,如果只是车内财物(如手机、电脑)被盗,或车辆零部件(如轮胎、电瓶)单独被偷,保险公司不赔。

盗抢险保什么?不保什么?

投保盗抢险前,一定要清楚它的保障范围和免责条款,避免理赔纠纷:

✅ 主要保障责任

  • 车辆全车被盗抢:若车辆在停放或使用期间被整车盗抢,且60天内公安机关未破案,保险公司按车辆实际价值(投保时按新车购置价扣减折旧计算)赔偿。
  • 抢救车辆损失:被盗抢车辆在找回过程中因意外事故受损,维修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需扣除非责任方赔偿和免赔部分)。

❌ 不赔的情况(常见免责条款)

  1. 非整车盗抢:仅车内财物、零部件丢失,或车辆被他人非法占用(如借车不还),不赔。
  2. 车主原因导致盗抢:如未锁车门、未拔钥匙,或将车辆交给无资质人员驾驶导致被盗抢,保险公司可能拒赔。
  3. 违法犯罪行为:车主参与盗抢、或车辆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如走私、运毒)导致的盗抢,不赔。
  4. 战争、核辐射等不可抗力:因战争、暴乱、放射性污染导致车辆被盗抢,不赔。
  5. 免赔率:盗抢险通常有20%的绝对免赔率(即保险公司只赔80%,车主自担20%),除非投保了“不计免赔险”。

盗抢险是“必保”险种吗?哪些车建议买?

盗抢险并非车险的“强制险”(交强险才是法定强制),但是否投保需结合车辆情况和个人需求判断:

👍 建议投保盗抢险的情况

  • 新车或热门车型:新车价值高,盗抢风险相对较大;部分热门车型(如BBA豪车、新能源车)因市场流通性强,更容易被盯上。
  • 停放环境复杂:长期停在无人看管的露天停车场、老旧小区或治安较差区域,被盗抢概率更高。
  • 车辆无固定停放点:如经常跑业务、需要在陌生地点临时停车,盗抢险能降低风险。

👎 可不投保的情况

  • 老旧低价车:车辆实际价值较低(如不足5万元),即使被盗抢,赔偿金额可能还不够保费,性价比不高。
  • 有固定安全车位:车辆长期停在小区地下车库(有监控、门禁)或单位停车场,管理规范,被盗抢风险极低。

车险改革后,盗抢险有什么变化?

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后,盗抢险的保障范围和投保规则有调整,车主需注意:

  1. 成为车损险的附加险?不,是独立保障:改革后,盗抢险并未并入车损险,而是作为“附加险”存在(但投保时可直接选择,无需捆绑车损险),很多保险公司会推荐“车损险+盗抢险”组合,毕竟车辆损失和盗抢风险是车主最常遇到的两大问题。
  2. 保费更灵活:盗抢险的保费与车辆价值、车型、防盗装置(如GPS定位)等相关,改革后价格更透明,部分车型保费可能下降。
  3. 理赔流程优化:盗抢理赔需提供《报案回执》、《案件未破结证明》(由公安机关出具),改革后简化了部分材料,缩短了理赔周期。

万一车辆被盗抢,如何理赔?

如果车辆不幸被盗抢,记住以下步骤,提高理赔成功率:

  1. 立即报警:发现车辆被盗抢后,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保留《报案回执》,这是理赔的必备材料。
  2. 通知保险公司:报警后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电话或APP均可),说明盗抢时间、地点、经过,并提交车辆行驶证、身份证、保险单等材料。
  3. 提供未破案证明:等待60天,若公安机关未破案(或未找回车辆),向保险公司出具《案件未破结证明》。
  4. 定损与赔款:保险公司会对车辆进行定损(若找回需维修),确认赔偿金额后,将赔款打入车主账户(需扣除20%免赔率,若投保“不计免赔险”则全赔)。

车险中没有“强盗险”这个独立险种,但“机动车全车盗抢损失险”就是专门保障车辆被盗抢的核心保障,是否投保盗抢险,需结合车辆价值、停放环境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决定——对于新车、热门车或停放环境不安全的车辆,盗抢险能提供重要保障;而对于老旧车或停放安全的车辆,则可根据需求灵活选择,最后提醒:投保时仔细阅读条款,明确保障范围和免责条款,才能在出险时顺利理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