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油与发动机冲程,无关却至关重要的黄金搭档

31spcar 汽车小知识 3

在讨论汽车保养时,“机油”无疑是高频词,它被誉为发动机的“血液”,对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常见的疑问是:“汽车机油是几冲程的?”这个问题,其实源于一个概念上的误解。汽车机油本身并没有“几冲程”之分,它是服务于发动机的,而发动机才有“二冲程”或“四冲程”的区别。 理解这一点,以及不同冲程发动机对机油需求的差异,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机油至关重要。

什么是发动机的“冲程”?

发动机的“冲程”指的是活塞在一个气缸中运动时,从一个极端位置到另一个极端位置的过程,根据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活塞冲程数量,发动机主要分为二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

  1. 四冲程发动机:这是目前绝大多数汽车所采用的发动机类型,它的一个完整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进气)、压缩冲程、做功冲程(燃烧膨胀)和排气冲程,活塞需要上下运动两次(曲轴转两圈)才能完成一个循环。
  2. 二冲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仅包括两个冲程:吸气(可燃混合气)和做功(燃烧排气),活塞上下运动一次(曲轴转一圈)就能完成一个循环,二冲程发动机结构相对简单,升功率较大,但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控制通常不如四冲程发动机,因此在汽车领域应用较少,多见于一些小型摩托车、舷外机、小型发电机等。

为什么会有“机油是几冲程的”这种误解?

这种误解的产生,可能与二冲程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有关,在二冲程发动机中,由于没有独立的润滑系统(如机油泵、油道),润滑往往是通过将机油与燃油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进入气缸,在混合气燃烧的同时对发动机部件(如活塞、气缸壁、轴承等)进行润滑,未燃烧完的机油会随废气排出,有人会误以为这种“混合油”中的机油是“二冲程机油”。

而对于四冲程发动机,它拥有独立的润滑系统,机油存储在油底壳中,由机油泵泵出,经过滤清器过滤后,通过油道输送到发动机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如曲轴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气门机构等),最后流回油底壳循环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机油主要起润滑、冷却、清洁、密封和防锈作用,不参与燃烧。

机油本身是“中性”的,它没有冲程属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冲程机油”或“四冲程机油”,是指该机油配方是专门为对应类型发动机的润滑特点和工作环境设计的。

不同冲程发动机对机油的要求有何不同?

虽然机油本身不分冲程,但不同冲程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差异,导致其对机油的性能要求有所不同。

  1. 四冲程发动机机油

    • 重点要求:良好的高温润滑性、粘温特性、抗氧化性、清净分散性(防止积碳和油泥生成)、抗磨性、防腐防锈性。
    • 特点:机油在发动机内部循环使用,工作时间长,温度变化大,容易氧化污染,因此需要添加多种添加剂来维持其性能等级(如API SN、SP等)。
  2. 二冲程发动机机油

    • 重点要求:良好的润滑性(尤其在高转速下)、高温稳定性、低温流动性、排烟性(燃烧后产生的烟雾量少且气味小)、清净性(减少火花塞积碳和排气口堵塞)、以及与燃油的相溶性。
    • 特点:二冲程机油需要与燃油混合燃烧,因此其灰分含量、添加剂类型与四冲程机油有显著区别,它更强调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少,以免影响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常见的有TC-W3等认证(用于舷外机)或特定车型的JASO标准(如MA/MB用于摩托车)。

正确选择和使用机油的重要性

无论是二冲程还是四冲程发动机,选择正确规格和品质的机油至关重要。

  • 对于四冲程汽车:务必按照车辆制造商在《用户手册》中推荐的机油粘度等级(如5W-30, 10W-40等)和质量等级(如API SP, ACEA C3等)进行选择,错误选择可能导致润滑不良、磨损加剧、油耗增加、发动机故障甚至严重损坏。
  • 对于二冲程设备:需严格按照设备要求选择专用二冲程机油,并正确调配燃油与机油的混合比。

“汽车机油是几冲程的”这个问题,本质上是混淆了机油与发动机的概念。机油本身没有冲程属性,它是发动机的“守护者”,而发动机才有二冲程或四冲程之分。 理解不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润滑需求,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机油类型,才能让发动机得到最佳的保护,确保车辆或设备的顺畅运行,在保养爱车或设备时,与其纠结机油是“几冲程”的,不如更关注其是否符合制造商的规范和具体应用场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油,就是为发动机注入最优质的“生命之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