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汽车的时候,阅读答案

31spcar 汽车小知识 4

暮色如稀释的墨汁般缓缓浸染开来,公交站牌孤零零地立在人行道边缘,像一枚被遗忘的别针,我站在站牌下,目光被远处街角那盏晕黄的路灯拉长,又缩回自己脚尖前一小块冰冷的水泥地,风带着凉意,卷起几片枯叶,在脚边打着旋,发出干燥的沙沙声,汽车,它还在某个看不见的路口,堵在晚高峰黏稠的车河里,耐心地等待着一个无法预知的抵达时刻。

等待,在此刻成了一种黏稠的介质,将时间拉得格外漫长,每一次远处传来模糊的引擎轰鸣,心脏都会不自觉地收紧,随即又在看清驶来的并非我所期待的公交车时,悄然松弛,留下一点微不足道的失落,这短暂的、反复的期待与落空,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很快便被无边的等待所抚平,百无聊赖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背包侧袋,触到了一个熟悉而坚硬的轮廓——那是一本被揉得有些皱巴巴的练习册,封面上“语文”两个字被汗水洇得有些模糊。

鬼使神差地,我把它抽了出来,纸张在微凉的空气中发出轻微的簌簌声,像是在抗议这突如其来的翻阅,我随意翻开一页,目光落在一篇阅读理解的文章上,题目是《窗外的树》,文章不长,描绘了一棵在城市角落默默生长的老槐树,它的四季,它的坚韧,它对过往行人的无声注视,文字平淡,却带着一种朴素的力道。

起初,阅读只是为了打发这难熬的等待,目光扫过一行行铅字,试图让大脑沉浸到一个不同的世界,暂时忘却脚下这方寸之地的局促,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被文字牵引了,文章里说那棵老槐树“在喧嚣的城市里,固执地生长着自己的年轮”,这句话像一颗小小的石子,在我心中激起了意想不到的回响,我想起自己刚才因汽车未至而焦躁的心情,想起那一次次徒劳的侧耳倾听,不也正像这棵树在等待一场它无法预知的雨吗?只是树的等待是沉默而坚韧的,而我的等待,却充满了浮躁与不安。

继续往下读,作者写道:“它不抱怨脚下的贫瘠,也不羡慕远处花园的繁花,只是日复一日,将根扎得更深,枝叶伸向更高远的天空。” 这句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我内心的某个角落,等待汽车,这看似被动的、无奈的时刻,难道不能像这棵树一样,成为一种积蓄力量的过程吗?我们总以为等待是浪费,是生命的空白,或许,等待本身就是一种生长,一种在沉寂中默默扎根,为下一次出发积蓄能量的姿态。

我忽然不再执着于汽车的到来了,窗外的树,它不也在等待吗?等待春天的新绿,等待夏日的浓荫,等待秋日的金黄,等待冬日的孕育,它的等待,充满了生命的张力,那么我的等待,等待这辆载我回家的汽车,等待下一个路口的转弯,等待未来某个不确定的答案,是否也可以同样从容,同样充满期待?

我重新低下头,目光再次聚焦在练习册上那些题目和留白处,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文章主旨”、“作者情感”、“句子含义”,此刻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温度,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考点,而像是一个个引导,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棵树,也更好地理解我自己在等待中的心情,我拿起笔,在空白处缓缓写下:“树的等待,是生命的常态,是生长的序曲,我们的等待,亦是如此,它让我们在喧嚣中沉淀,在期盼中积蓄力量,最终驶向属于自己的远方。”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与远处那若有若无的风声、树叶的摩挲声应和着,就在我写完最后一个句点时,一阵熟悉的引擎声由远及近,稳稳地停靠在站台前,车门“嗤”地一声打开,温暖的灯光涌了出来。

我合上练习册,拍了拍封面的灰尘,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踏上公交车,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急于寻找座位,而是站在靠近车窗的位置,看着窗外那棵在暮色中愈发沉默的老槐树缓缓后退,我知道,这辆汽车载我回家,而那本练习册,则在我等待汽车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关于“等待”的最好答案。

原来,等待并非全然无益,它可以是阅读的契机,是思考的起点,更是内心成长的土壤,当我们学会在等待中沉淀,在等待中汲取,那么每一次等待,都将抵达一个更丰盈的彼岸,而汽车,它总会来的,就像答案,总会在我们用心阅读生活之后,悄然显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