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长城汽车,许多消费者会想到它的硬派SUV、皮卡车型,或是新能源领域的迅猛突破,但很少有人追问:这家“中国SUV全球领导者”究竟从哪里走来?长城汽车的“根”深深扎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这里不仅是长城汽车的诞生地,更是其走向全球、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跨越的起点。
保定:长城汽车的“摇篮”与总部基地
长城汽车的故事始于1984年,创始人魏建军在保定市南市区(今竞秀区)的一家小型汽车改装厂起步,最初以生产改装车为主,1990年,长城汽车正式注册成立,并将总部永久落户保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保定已从最初的单一厂区,扩展为涵盖研发、制造、试验等全产业链的现代化汽车城。
长城汽车在保定拥有多个核心生产基地,如徐水智慧工厂、哈弗技术中心、长城汽车股份公司等,徐水基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SUV和皮卡生产基地之一,整合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全工艺流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从这里下线的哈弗H6、长城炮等车型,不仅供应国内市场,更通过港口远销海外,可以说,保定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长城汽车从“地方小厂”到“千亿级车企”的蜕变。
从保定出发:长城汽车的全球化布局
虽然保定是长城汽车的“大本营”,但为了贴近市场、降低物流成本并实现本地化生产,长城汽车早已在全国乃至全球构建了“多基地协同”的制造网络,长城汽车在天津、重庆、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均设有生产基地,覆盖华北、华东、西南等核心市场,形成了“1+N”(保定为核心+全国多地布局)的生产格局。
在海外,长城汽车的全球化战略更进一步,截至2023年,长城汽车已在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建立全工艺或KD生产基地,并在德国、日本、美国、印度等地设立研发中心,构建了“11+5”的全球化研发布局(即11个全工艺生产基地+5个海外研发中心),俄罗斯的图拉工厂不仅供应俄罗斯市场,还出口至欧洲;泰国的罗勇工厂将成为长城汽车在东南亚的生产枢纽,辐射东盟及澳洲市场,这种“本土化生产”模式,让长城汽车真正实现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工厂”。
保定基因:从“产地”到“品牌力”的传承
无论生产基地如何扩展,保定始终是长城汽车的“灵魂”所在,这里不仅有长城汽车的历史博物馆,记录着从“长城皮卡”到“哈弗SUV”再到“欧拉新能源”的迭代历程;更有国家级的技术研发中心,汇聚了全球顶尖的汽车工程师,持续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在保定的生产基地并非简单的“制造工厂”,而是“绿色工厂”与“智能工厂”的标杆,徐水基地通过屋顶光伏、余热回收、废水循环利用等技术,实现了“近零碳排放”;引入5G+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实时监控、质量追溯智能化,为“保定制造”注入了科技与环保的基因,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也让长城汽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汽车出口量第一的品牌,2022年更是以近120万辆的海外销量,跻身中国品牌海外销量榜首。
保定的“长城”,世界的“长城”
从保定街头的小小改装厂,到全球拥有10万余名员工的跨国车企,长城汽车的产地故事,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缩影,保定不仅是长城汽车的地理起点,更是其“艰苦奋斗、创新求变”企业精神的发源地,随着全球化战略的深入和新能源技术的突破,这座来自保定的中国汽车品牌,必将在世界舞台上书写更多“中国智造”的传奇。
当有人问“长城汽车的产地是哪里”,答案或许不止一个——它的“根”在保定,它的“枝叶”遍布全国,它的“果实”香飘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