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损险是强险吗?厘清车险必保与自愿保的区别

31spcar 车险须知 5

在车主购买车险时,“车损险”和“交强险”是两个绕不开的险种,但不少新手车主会混淆两者的概念,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车损险是强险吗?”车损险并非强险,而是商业险的一种,两者在性质、功能和购买要求上存在本质区别,本文将从定义、作用、法律要求等方面,帮你彻底厘清两者的关系。

先搞懂:什么是“强险”?

“强险”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我国法律规定必须购买的车险,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所有上路行驶的机动车都必须投保交强险,否则无法通过年检,且上路将被处以扣车、罚款等处罚。

交强险的核心功能是“基础保障”: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时,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如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8万元、医疗费用限额1.8万元、财产损失限额2000元)进行赔付,保障的是“第三方”的权益,且赔付范围有限,仅覆盖“有责”情况下的人伤和财损基本需求。

再认识:什么是“车损险”?

车损险全称“机动车损失保险”,属于商业保险范畴,车主可自愿选择是否购买(除非贷款购车或公司车辆等特殊要求,否则法律不强制),它的核心功能是“保障自身车辆”:当被保险车辆因碰撞、倾覆、火灾、爆炸、外界物体坠落、暴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或全车被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等原因造成车辆受损时,车损险会在保额内对车辆的维修费用或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简单说,交强险保“别人”,车损险保“自己”,车损险的保障范围更广,也更贴合车主对自身车辆财产的保护需求,因此虽然非强制,但大部分车主会主动选择投保。

关键区别:车损险和强险的三大不同

  1. 法律性质不同

    • 交强险:强制险,国家法律规定必须购买,无“自愿”选项;
    • 车损险:商业险,自愿投保,买不买由车主自主决定(特殊场景除外)。
  2. 保障对象不同

    • 交强险:保障“第三方受害人”(即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者),不保本车损失;
    • 车损险:保障“被保险车辆本身”,赔付的是车辆自身的维修或重置费用。
  3. 赔付范围与限额不同

    • 交强险:赔付限额固定(如2020改革后,有责情况下总限额20万元,细分到人伤、财损等),且只保“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不保车辆自身故障、单独剐蹭等;
    • 车损险:赔付额度与投保时的车辆价值挂钩(如按新车价或折旧后价投保),保障范围覆盖绝大多数车辆损失原因(包括2020车险改革后新增的玻璃破碎、自燃、涉水发动机损坏等,甚至附加了盗抢险、不计免赔险等)。

为什么容易混淆?可能因为这两个“关联点”

虽然车损险不是强险,但两者常被一同提及,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 都是车险的“基础组成”:交强险是“法定基础”,车损险是“商业基础”,车主投保时通常会同时考虑两者;
  • 共同构成“风险兜网”:交强险保第三方责任,车损险保自身车辆,两者搭配才能在事故中既不赔别人钱,也不修自己车的“亏”。

车损险不是强险,但建议车主按需投保

明确结论:车损险不属于强险,它是商业险中保障自身车辆的核心险种,对于车主而言,交强险是“必须买”的法律义务,而车损险则是“建议买”的财产保障——尤其对于新车、豪车,或常在复杂路况行驶的车主,车损险能有效避免因事故、灾害等造成的车辆维修费用压力。

最后提醒:投保车险时,应根据自身车辆价值、驾驶习惯、当地风险(如多暴雨地区可关注涉水保障)等,合理搭配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等险种,构建全面的风险保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