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商业险买几项才够用?新手老手都该知道的配置指南

31spcar 车险须知 5

开车上路,交强险是“标配”,但真遇到事故时,交强险的赔付限额(死亡伤残18万、医疗费用1.8万、财产损失2000元)往往远远不够,这时候,商业险就成了“风险缓冲垫”,但面对琳琅满目的险种,很多人会犯难:“车险商业险买几项才够用?是不是买得越多越好?”商业险的配置没有“一刀切”的标准,关键要根据用车场景、驾驶习惯和预算来定,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主流商业险险种,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保险组合”。

先搞懂:商业险险种分哪几类?

商业险主要分为“主险”和“附加险”两大类,其中主险是独立可投保的,附加险则需依附于主险存在,我们先看核心的4大主险,它们构成了商业险的“基本盘”:

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必买!

作用:赔付事故中第三方(他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损失,比如开车不小心撞了豪车、行人受伤,三者险能帮你承担高额赔偿,避免掏空家底。
建议保额:目前交通事故赔偿金额越来越高,建议至少买200万,一线城市或豪车密集区推荐300万,2023年数据显示,单起交通事故中第三方赔偿超50万的案例占比达12%,100万以上也不少见,低保额可能“杯水车薪”。

车辆损失险(车损险):强烈建议买

作用:赔付自己车辆的维修费用(无论是碰撞、倾覆,还是火灾、爆炸、外界物体坠落等意外),以及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等常见损失。
注意:2020年车险改革后,车损险已包含“不计免赔”(即事故中自己需承担的部分,如5%免赔率,保险公司全赔)、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等,性价比大幅提升,如果你的车较新(5年内)或价值较高(超15万),车损险一定要买,否则修车费用可能远超保费。

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按需选择

作用:赔付自己车辆上司机和乘客的人身伤亡(死亡/伤残、医疗费用),分为“司机座位”和“乘客座位”,通常每座保额1万-10万可自由选择。
建议:如果经常载家人朋友,或驾驶技术一般,建议买上(每座至少2万-5万);如果基本只自己开,且平时谨慎,可以不买,优先配置“驾乘意外险”(覆盖更广,含驾车/乘车场景,保费更低)。

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按需选择

作用:赔付自己车辆上司机和乘客的人身伤亡(死亡/伤残、医疗费用),分为“司机座位”和“乘客座位”,通常每座保额1万-10万可自由选择。
建议:如果经常载家人朋友,或驾驶技术一般,建议买上(每座至少2万-5万);如果基本只自己开,且平时谨慎,可以不买,优先配置“驾乘意外险”(覆盖更广,含驾车/乘车场景,保费更低)。

附加险:这些“小险”有大用,按需加购

除了4大主险,附加险能覆盖更细分的风险,是否买取决于用车场景:

医疗费用补偿险(附加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

作用:赔付第三方伤亡时,医保不报销的自费药、进口器材等费用(如骨折用的钢板、特殊抗生素)。
建议:如果买了三者险,强烈建议附加!现在医疗成本高,自费药可能占医疗费的30%-50%,附加后保费只需几十元,却能避免“赔了钱还倒贴”的尴尬。

机动车全车盗抢险(已包含在车损险内,无需单独买)

注意:2020年车险改革后,盗抢险已并入车损险,只要买了车损险,车辆被盗、被抢就能获赔(按车辆折旧后的价值),无需再单独购买。

不计免赔险(主险已含,附加险需单独买)

作用:取消事故中自己承担的免赔率(如责任免赔率、绝对免赔额),比如车损险本身有15%的绝对免赔率,买了“不计免赔险”后,这部分钱保险公司也能赔。
建议:如果买了车损险或三者险,建议附加“绝对免赔率特约险”(对应车损险)或“三者险不计免赔”,保费增加不多(几十到几百元),但能降低自己承担的风险。

新增设备损失险

作用:赔付车辆新增设备的损失,比如自己装的导航、音响、尾翼、行车记录仪等。
建议:如果车辆有较多加装设备(尤其价值超1万元),可以买;原厂配置或基本没加装的,无需考虑。

不同人群的“黄金配置”方案

结合用车习惯,给大家推荐3类常见配置方案,按需选择:

新手/新手司机+新车(5年内,价值15万以上)

推荐组合:交强险 + 车损险(200万及以上) + 三者险(200万-300万) + 车上人员责任险(司机座2万-5万,乘客座每座1万-2万) + 附加医保外医疗费用
理由:新手剐蹭概率高,车损险修车不心疼;三者险高保额应对豪车风险;座位险保障家人朋友;附加医保外医疗费用避免自费药纠纷。

老司机+旧车(5年以上,价值5万以下)

推荐组合:交强险 + 车损险(可选,若车龄超8年且价值低可不买) + 三者险(200万) + 附加医保外医疗费用
理由:老司机技术熟练,剐蹭少,旧车维修费用可能低于保费(如车龄8年的车,车损险保费约1000元,修车可能只需500元),可省下车损险;但三者险仍不能省,毕竟第三方风险不可控。

偶尔用车/代步车(年行驶里程<1万公里)

推荐组合:交强险 + 三者险(200万) + 车上人员责任险(司机座1万-2万)
理由:用车频率低,事故概率小,车损险性价比不高;三者险和座位险覆盖核心风险,保费更低(每年约1500-2000元)。

避坑提醒:这些“险”没必要买

  1. 单独买“划痕险”:2020年后划痕险已并入车损险,若车损险没买,无法单独购买;若买了车损险,小划痕可直接走车损险(未出险情况下,保费影响不大)。
  2. “自燃险”:新车或非改装车自燃概率极低(<0.1%),保费却要200-500元,性价比低;老旧车(车龄超6年)或经常跑长途、改装电路的,才考虑买。
  3. “涉水险”:已包含在车损险内,只要买了车损险,发动机涉水损坏就能赔(但二次启动导致的损坏不赔),无需单独购买。

商业险买几项,核心是“按需匹配”

车险商业险不是买得越多越好,而是买得“刚刚好”,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交强险 + 车损险 + 三者险(200万+)” 是“基础款”,能覆盖80%以上的风险;如果经常载人、担心自费药,再附加“座位险+医保外医疗费用”,性价比最高,最后提醒大家:投保时选择正规渠道,仔细阅读条款,保额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才能真正让保险成为“安心上路”的后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