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路,车险是“安全护盾”,但不少车主在投保时都会纠结:除了交强险和商业险中的车损险、三者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简称“成员险”)到底该买多少?是选最低档还是越高越好?毕竟保费和保额直接挂钩,买多了心疼钱,买少了真出事又可能杯水车薪,成员险的保额并非“拍脑袋”决定,得结合自身情况、风险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来定,今天就聊聊怎么科学配置,既不浪费预算,又能给车上人员真保障。
先搞懂:成员险到底保什么?
成员险是车上人员责任险的统称,分为“司机座位”和“乘客座位”两个部分,保障的是“本车发生意外事故时,造成车上司机或乘客的人身伤亡,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赔偿医疗费、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简单说,它是交强险“车上人员责任险”(通常保额仅1万/座)的补充,能覆盖更严重的意外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成员险只保“本车人员”,如果是对方车辆的人员受伤,需由对方的车险成员险或三者险赔偿;如果是本车撞到行人,则由三者险赔付。
保额多少算“合适”?核心看这3点
参考当地经济水平:死亡/伤残保额要“够用”
成员险的核心风险是“死亡/伤残”,这部分保额需参考当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以2023年数据为例:
-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约7-8万元/年,死亡赔偿金通常按20年计算,总额约140-160万元,加上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总赔偿可能超200万。
- 二三线城市(如成都、郑州):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5万元/年,死亡赔偿金总额约80-100万元。
- 县城及乡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3万元/年,死亡赔偿金总额约40-60万元。
虽然成员险不需要买足“全额赔偿”(因为还有三者险、意外险等补充),但建议司机座位保额不低于50万,乘客座位不低于20万/座,如果常在一线城市行驶,或经常搭载家人,司机座位可提至100万,乘客座位提至50万/座——毕竟一旦发生严重事故,50万可能连医疗费都不够,更别提后续的伤残/赔偿。
结合自身风险场景:高频用车/载人多的要“加码”
不同用车场景,风险等级不同,保额需求也不同:
- 通勤族/网约车司机:每天长时间在路上,事故概率高于偶尔开车的车主,建议司机座位保额100万,乘客座位(假设最多坐4人)每座50万,总保额可达300万,覆盖“一人出事,全家不垮”的需求。
- 家庭用车(常带老人/孩子):老人和儿童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受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治疗、更高额的医疗费用,乘客座位保额建议不低于30万/座,且优先选“包含医保外用药附加险”(部分公司可附加,覆盖自费药、进口器材)。
- 新手司机/技术不自信者:剐蹭、追尾概率较高,虽然不一定导致死亡,但骨折、脑震荡等常见伤残的治疗和误工费也不少,建议司机座位保额50万,乘客座位20万/座,至少能覆盖“中等伤残”的赔偿(约10-30万)。
对比保费成本:别为“低概率高损失”过度买单
有人会说:“我开车小心,没必要买太高保额。”但风险的本质是“不确定性”——小事故天天有,大事故偶尔出,而成员险的核心就是“转移极端风险”,以某主流保险公司为例:
- 10万座(司机+乘客各10万):保费约50-80元/年
- 20万座(司机20万,乘客20万/座):保费约100-150元/年
- 50万座(司机50万,乘客50万/座):保费约200-300元/年
- 100万座(司机100万,乘客100万/座):保费约350-500元/年
可以看出,保额从10万提到100万,保费每年多花200-400元,但保障直接翻10倍,对比“50万保额 vs 10万保额”的保费差异,多花200元/年,可能换来“40万额外赔偿”的底气——这笔“投资”性价比很高。
这些情况,成员险“可以少买或不买”
虽然成员险很重要,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顶格配置”,以下情况可酌情调整:
- 已有高额综合意外险:如果自己买了100万保额的综合意外险(含意外医疗、伤残、身故),且该保险“不限场景”(无论开车、坐车、走路都赔),那么成员险的“死亡/伤残”保额可以降低(如10万/座),主要补充“意外医疗”(因为车险成员险的医疗报销通常更灵活,比如不限社保用药)。
- 车辆使用频率极低:比如一年开不到1000公里,且主要在低速路段(小区、农村),事故概率极低,成员险保额可按最低档(10万/座),省下的钱用来提升三者险保额(建议200万以上)更划算。
- 车上人员固定且已有保障:比如公司配车,司机有“雇主责任险”,乘客有“团体意外险”,且保额充足,个人车辆成员险可简化。
成员险配置“黄金公式”
综合来看,普通家庭用车的成员险配置可参考以下公式:
- 司机座位:50万-100万(常跑高速/市区选100万,偶尔代步选50万)
- 乘客座位:20万-50万/座(常带家人选50万/座,偶尔载朋友选20万/座)
- 附加建议:优先选“医保外用药附加险”(每年多花20-30元,覆盖自费药),若已有综合意外险,可适当降低死亡/伤残保额,保留医疗部分。
最后提醒:车险的核心是“风险转移”,成员险虽小,却是“自己和自己人”的最后防线,别为了省几百块保费,让意外来临时自己和家人陷入“钱和人”的双重困境——保额够用、心里踏实,才是“合适”的终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