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路,最担心的莫过于发生意外,一旦不幸遭遇车祸,除了人员安全,事故后的赔偿问题也是车主们最为关心的,这时,“走人险”还是“车险”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不知道该走哪个渠道,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权益。“走人险”并非一个险种的专业名称,它通常指向的是与“人”相关的保险保障,而车险则主要保障“车”,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厘清几个关键概念。
“走人险”是什么?通常指哪些保险?
日常生活中,人们口中的“走人险”,一般是指以驾驶员或车上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保障的保险,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车上人员责任险(俗称“座位险”):这是车险的一个附加险种,分为“司机座位”和“乘客座位”,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本车驾驶员或车上人员的人身伤亡,且本车负事故责任(全部或部分),保险公司会按照合同约定负责赔偿,赔偿范围通常包括医疗费、死亡伤残赔偿金等。
- 驾乘意外险:这是一种与人身绑定的意外险,不依附于特定车辆,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包括步行),只要发生意外,保险公司都会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它的特点是“跟人走”,保障范围更广,与车辆是否出险无关。
- 个人意外险:这是一种更广泛的人身意外保险,覆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意外风险,不仅限于交通事故,如果购买了此类保险,车祸造成的意外伤害也在保障范围内。
车险又指什么?它主要保什么?
车险,即机动车辆保险,是以机动车辆本身及其相关的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主要分为交强险和商业险两大类:
-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这是国家强制购买的险种,它主要保障的是本车以外第三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就是说,如果您的车撞了别人或别人的车,交强险会在责任限额内对受害方进行赔偿,它不赔偿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损失。
- 商业车险:这是车主自愿购买的险种,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盗抢险等。
- 车损险:赔偿本车辆的车辆损失。
- 第三者责任险:赔偿本车以外第三方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超出交强险部分)。
- 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如前所述,赔偿本车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伤亡。
车祸后,“走人险”还是“车险”理赔?关键看“谁”的损失!
明白了上述概念,我们就可以根据事故具体情况来判断该走哪种保险了:
-
本车驾驶员或乘客受伤/死亡:
- 首选“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如果您购买了商业险中的座位险,那么本车驾驶员或乘客的伤亡损失,应由座位险在保额内进行赔偿。
- 可叠加“驾乘意外险”或“个人意外险”:如果座位险保额不足,或者您同时购买了驾乘意外险/个人意外险,这些保险也可以进行理赔,它们之间通常是可以叠加赔付的,因为保障的主体和合同关系不同,座位险是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无责可能不赔或赔付少),而驾乘意外险通常是按意外伤害等级赔付,与事故责任无关(除非故意行为)。
-
第三方人员(对方司机、乘客、行人)受伤/死亡或财产损失:
- 首选“交强险”:无论本车是否有责任,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都会对第三方进行赔偿。
- 不足部分用“第三者责任险”:如果交强险赔偿限额不够,那么商业险中的第三者责任险就会启动,补充赔偿超出交强险限额的部分。
- 与“人险”无关:第三方的人身伤亡,是由车险中的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来赔偿的,与您自己的“人险”(如座位险、驾乘意外险)无关。
-
本车辆本身受损:
- 只能通过“车损险”理赔:如果您购买了车损险,那么车辆的维修费用将由车损险承担,这与“人险”完全无关。
重要提醒:不要混淆,合理配置
- “人”的损失找“人险”相关保障,“车”的损失和“第三方”损失找“车险”:这是核心原则,座位险虽然属于车险范畴,但它保障的是“车上人”,本质上是“人”的损失。
- 保险配置要充足:交强险保额较低,务必购买足额的第三者责任险(建议至少200万以上),座位险的保额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一般每个座位1-10万不等,建议适当提高,驾乘意外险作为补充,能提供更全面的意外保障,特别是经常驾车或经常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人。
- 及时报案,保留证据:发生事故后,无论大小,都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保护好现场,收集相关证据(如责任认定书、医疗票据等),以便顺利理赔。
车祸后,“走人险”还是“车险”理赔,并非二选一的对立关系,而是要根据事故造成的具体损失来选择相应的保险保障。伤了本车的人,用座位险、驾乘意外险、个人意外险;伤了第三方的人或物,用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车坏了,用车损险,提前了解各类保险的保障范围,科学配置保险,才能在意外发生时,为自己和家人提供最坚实的经济后盾,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险是风险来临时的“防火墙”,未雨绸缪永远比事后补救更重要。